齐桓公要到东郭究竟去干什么,他不是去见一个人,而是去观测台,祭祀天地。被隐藏的内容仅仅在内部流传,只有那些六艺书生知道真实的内容,他们看到别人错误的理解,也不解释,并且还会认为这是他们谶纬神学的成功。在什么情况下,他们真正表达了这个词汇的本意呢,只有给皇帝看的颂歌里面才有,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情况下才会表达真实的含义。王勃的《九成宫颂》里面就表达出来了真实的含义,“殊徽狎至,祥书竭东郭之毫”。他说特殊的标志奇妙地出现了,出现在东方的城市上,其实,当时的观测方法是皇帝坐在西边,观测台在东边,他要拜祭升起来的太阳,也因此拜祭星空。观测台的最顶端就是玉石一样的设备,能够显示东方天空出现的星云景观,景观从非常微小的孔洞里出现,可能是他们精确地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,也知道看到的是倒立的像,这就是毫字的本意。毫还有秤杆上的提绳子的意思,也就是指镜盘上面的玉石结构,或者能出现小孔成像的装置在镜盘上面。
东郭之毫大概是东郭之畴的本意,不是一大块田地,而是毫毛那么一点大的孔洞的意思。这跟小孔成像的原理有关。
畴这个字与酬劳的酬意思相通,齐桓公屡屡去东郭,就是要去像是城市那样的观天台,看到需要的星云景象,在王的心目中看来,小孔中出现的景观就也是上帝给他的天书,是上帝对他的酬劳,当看到奇妙的征兆之后,他就认为是上天允许他当皇帝,于是,他就开始准备封禅和人事任免等大事情,这些准备登基大典的行为就是后室畴庸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