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生活的时代,已经禁止使用望远镜,但是他的知识与视野,以及工作上的关系,他深刻地了解望远镜。尤其是唐朝的很多大臣都考定玄象器的各种历史情况,得到了很多前朝人不知道的知识,所以他知道的更多。
因为参加改革变法,他已经成为斗争失败的一方,官职减小,被下派到湖南等地,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地盘,所以文章名字的意思就是在楚国这个地方望远处。
在楚国望远处还有另一层含义,楚国的最早的祖先是祝融,祝融是火神,这个火神就是使用凹面镜子得到火的人,这样就可以说,楚国这个地方本来就崇拜使用望远镜,无法禁止。再加上雨水多,空气潮湿,更加了一层崇拜火的理由。两者叠加,也给自己使用望远镜增加了理由。
通过望远镜,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百态,他把民间百态与玄象器的概念柔和在一起,写下了本篇文章。他处处掩饰玄象器的知识和概念,即使这样,也有人能读懂其中的含义,所以,他又在最后说,他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中,使用了望远镜。皇帝使用望远镜是为了接受天帝的指示,可是我不是皇帝,也就不知道上帝的指示是啥,舟船是受到船桨控制方向的,车辆是受到车辖控制方向的,而我,仅仅是想看看楚国的风土人情。
刘禹锡在楚国的时候,不仅写下了《楚望赋》,还写了《望赋》,两篇文章都是使用望远镜观测天地万物,现在不知道他为啥要写两篇,大根根本的意思是害怕玄象器的知识从此失传,他想反复告诉后人有玄象器这个东西存在过。也或者,他写出一篇之后流传了出去,怕给自己带来灾祸,于是又写出另一篇文章抵消前一篇文章的影响。
全文没有一处提到过玄象器等概念,即使是提到的概念也都能被理解成为其他内容,可以与上下文的概念有机结合在一起来理解,这就是玄象器文章的特点。很多内容可以一语双关,或者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,主要借助工具,就是一个汉字有多重意思,帮助他完成了这种阴阳文的写作。这种阴阳文的特点就是没有主语,也没有连接词,即使是他们的同行看起来也是很费力。
文中涉及到的望远镜是谯楼,它一般建造在城楼上,谯使用言字旁,表明了这是上帝对下届说话的地方,谯楼很美丽,所以叫丽谯渠渠,渠这个字又跟荷花联系在一起,再一次点明了这种望远镜的结构。眼睛不需要转动却能看到很多东西,也说明这是一个可以自动跟踪的望远镜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