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象器

谶纬神学笼罩下的马头星云之三:龙马精神的本意

 

龙马精神是指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,象征着对事业或目标追求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、永不放弃的态度。它包含了努力奋斗、锐意进取、乐观向上等积极因素。

但是,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在天上,或者在水里,而马是地面上常见的动物,这两种动物似乎难以联系在一起,这个成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,渐渐地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,其实这也跟马头星云有关。

马头星云距离我们一千五百光年,它是一团巨大的黑暗尘埃云,在它的上方,参宿一强大的光芒产生恒星风,向下压制着尘埃云向上扩散,让我们看到星云的表面呈现出长条状,这个长条状被古人看做是龙,这是一条长长的龙,它被参宿一强大的光芒照射产生较高的温度,表面的氢元素被电离,电离的氢元素呈现出红色的光芒。让这里显示出一片红光,就像是一条红色的龙。

而马头星云,就是这条龙中间突出的一部分,其实它是在尘埃云的边缘地区,没有受到恒星风压制,正在向上风涌起。这是一些比较浓厚的云,挡住了背后的光芒,呈现出黑暗的样子。看上去就像是一条龙的身上长有马的头。黑暗的马头连着海平面那样长长的红色尘埃云,就显示出马与龙连为一体的样子,这让迷信的古人极为惊恐。认为马和龙之间有关系。而龙又代表着皇帝,这样的图景就寓意着上帝的旨意,告诉人间,它是天子的马,它应该下凡到人间,成为皇帝的坐骑。于是,各个朝代的皇帝们也就锲而不舍的寻找,试图找到这一匹上帝赐给皇帝的宝马。

参宿一的星风压缩宇宙尘埃。产生出来的长条外形不仅像是一条龙,还像是海平面,就像是红色的海洋。寻找天马的人不仅认为红色的是龙,是海洋,还认为是沼泽地或者是谭渊,所以,又有一种说法,认为宝马应该出现在沼泽地。而汉武帝得到的汗血宝马就是在敦煌的水边发现的,汉武帝和大臣立刻把它与马头星云的图案联系在一起,这就是上天的暗示,这就是上天显灵,所以汉武帝亲自做了两首诗赞扬宝马。

关于望远镜看到马头星云这件事情,被谶纬神学笼罩着,这是不能说出来的,至于上面还有一条龙,那就更神秘了。南北朝颜延之就说;常常说到马雄奇伟壮,还要加上龙字说是龙马,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强调国家需要威严,而是上天呈现的一幅图,是为了奖励皇帝治理天下而呈现的一幅图像,大家在说的时候,带着对神灵的深深敬意,才在马的前面加上龙字。这就是龙马两个字要连接在一起的本意。

不仅是汉武帝,在各个朝代,皇帝们都是孜孜不倦的寻找下凡的天马,它被称为天骥,张协的《七命》说“天骥秉气灵渊受精皎月”。认为它是在有灵性的深渊里面,是受到月亮的照射产生的气体精华。

天骥的骥这个字是由两部分组成,马字旁和冀字,关键冀这个字是什么意思,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西周,含义不明,起源也不明,但是它与凯字互为通假字,凯就是充满希望充满期待的意思,于是就明白了,冀与马字旁结合在一起,就是期待的马,这个意思还是不明确,后来又加上一个天字,组合在一起的天骥两个字就是马头星云,他高高在上,地上的皇帝充满期望的等待它的下凡。

可见,西周的时代就已经使用望远镜看到了这匹天马,这匹马从东方升起,从西方落下,被他们联想为追风逐日,日行千里,所以,又有千里马这个词产生,千里马这个词也就渐渐代替了天骥这个词,这样更符合谶纬神学的要求。寻找到天骥,是所有帝王的梦想,天骥是梦幻中的宝马,马头上就在两眼之间有一颗星,被看做是马的眼睛,被称为双瞳夹镜,预示着它的眼睛就像是闪电那样,象征着它飞奔而去。这就是最理想的马。

唐朝的王棨也许意识到天马下凡不可能,无法找到天骥,但是他写了《天骥呈才》这首诗,等于告诉世人,最理想的马就是马头星云,这匹马已经展示了好马的模样,天骥已经呈现出了它的才能,马头星云就是好马的标本。

到了宋朝,范仲淹在《天骥呈才赋》中写道:“契瑞图之表述,昭神化之感通。”更明确地说出了天骥就是天马,就是马头星云。

皇帝们就按照这个模式去寻找千里马。他们相信天骥已经下凡了,只是不知道是地上的哪一匹马。也许正是因为的皇帝不断地寻找,才有了锐意进取的精神,这种愚蠢的行为最终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,也就是现代人理解的龙马精神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